环保NGO:近三年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
2011年度评价结果显示,中国113个城市污染源信息公开水平继续提升,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初步确立,但仍处于初级阶段。
信息公开制度初步确立
整体依然处于初级阶段
113个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(PITI)评价标准中,60分是根据法规要求而设,40分是根据国际经验及公众维护环境权利的需要而设。达到60分,意味着一个城市的污染源信息公开程度达到了及格线。
3年来,113个城市PITI指数平均分稳步提高。根据评价,113个城市的平均分达到了40.14分,比2008年度提高了9.08分,比2009年~2010年度提高了4.17分。75个城市得分与2008年度相比上升较为明显,8个城市得分比2009年~2010年度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,其中青岛、北京、天津等10个城市进步明显。60分以上的城市从2008年度的4个,提高到2009年~2010年度的11个,再提高到2011年度的19个。在及格线之上的城市中,常州、台州、中山、佛山、北京、东莞、温州、青岛等城市攀上了70分档位,而冠亚军城市宁波和深圳都攀上了80分档位。
以北京为例,2011年PITI得分为72.9分,比2009年上涨29.4分,在113个城市中增幅列在第二位。2010年起,北京市设置了专门的"行政处罚"栏目,开始按月公布前一个月的环境行政处罚单位名录,并列出企业违规事实和处罚时间。2011年评价期间,北京市公布的2010年的日常监管记录达419条,是2009年公开量的47.78倍,列113个城市此项得分增幅之首。
虽然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已经初步形成,但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分析认为,中国的环境信息依然处于初级阶段。
对于一个100分的评价体系,2011年度的平均分仅为40.14分,绝大多数的城市尚未及格。平均分偏低的重要原因是有一批城市的得分过低,部分原本得分不高的城市公开程度进一步滑坡。赤峰、遵义、绵阳、锦州等城市的得分不足20分。
在污染源日常监管记录公示和依申请公开方面,中国还存在明显差距。污染源日常监管记录公示,对于公众了解企业的环境守法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而在这一项上,依然有65个城市没有摆脱低得分档。这也就意味着,公众依然难以通过这些城市的主动公开,直接了解身边企业的环境表现。
3年来的评价中,我们看到依申请公开方面有所进展,回复并提供申请相关数据的城市从2008年的29个上升到2009年~2010年的32个,进而在2011年评价中上升到42个。
部分城市得分不到4分,意味着其连为基本的申请信息渠道也不畅通,公众申请环境信息无门;部分城市相关部门人员调整,申请信息就杳无音信,显示这项工作还没有制度化;PITI评价中申请的环境行政处罚企业名单,原本就属于环保部门应该主动公开的范畴,在评价中得分较高并不意味着公众向其申请信息就能够得到。
上一页页码:[1 2 3 4 >>] 下一页共4页